首页 / 科技
业绩下滑,不良率走高,盛京银行高管面临换届,能否重拾往日荣光?
撰稿 | 多客
来源 | 贝多财经
图片
新年伊始,已有诸多上市公司开始换届选举,其中盛京银行(HK:02066)就是典型的代表。
近日,盛京银行发布公告显示,该行第七届董事会任期已届满,现正进行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选举工作。根据候选人名单,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候选人皆具有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
盛京银行此次换届选举工作之所以吸引市场关注,还是在于其业绩表现并不尽人意,新换届高层,能否带领盛京银行进入全新的局面,自然备受期待。
截至目前,盛京银行在港股市场上的股价仅在0.8港元-0.9港元之间来回波动,与2014年刚上市之时的7.56港元/股发行价相比,已经跌去了超85%。可见,二级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纷纷用实际行动给其股价投下“下行票”。
这个成立于1997年的东北第一家规模靠前的“模范生”城商行,见证并经历了金融市场无数起大风大浪,从曾经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到今天的股价沦为“仙股”,盛京银行的“劫”何时才能渡完?
图片
一、曾是东北地区“模范生”
客观而言,盛京银行曾经辉煌过,尤其是在一直深耕的东北地区,一度被众多中小银行机构视为学习榜样。
自成立之初,盛京银行就一直将信贷业务作为重要发展方向,而且拥有较高定价能力。早在2013年,盛京银行就将新增贷款额度的75%用于支持地方经济,贷款余额近1100亿元;当年累计向辽宁投放贷款达645亿元。
不仅如此,当时盛京银行还打造了“小微企业支持型”银行经营理念,不断创新业务品种、服务渠道,助力小微企业和区域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使得其在2016年年中之时,服务小微企业授信贷款户数量超2300户,贷款余额已逾800亿元,位列城商行前茅。
这也意味着在当时银行业信贷增速预期放缓的大环境下,盛京银行贷款规模有充分的增长空间,同时又转战于小微信贷项目,有利于其改善净息差。而在银行业资产质量普遍下滑的情况下,该行的资产质量控制相对较好。
因基于深入洞悉市场的信贷业务定位,和鲜明且契合当下金融消费市场需求,盛京银行迅速打开了新局面,在所深耕的东北地区受到了热捧,业绩也一路高歌猛进。数据显示,2019年盛京银行营业收入达到历史最高值210.0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4.43亿元,资产规模迈入万亿俱乐部,达1.02万亿元。
然而,时移世易,随着金融市场经营竞争压力变大,房地产进入下行周期等因素,以及在整个城商行面临大变局形势综合作用下,一直求“快”的盛京银行,颓势开始显现。
图片
二、加码房地产,激进向前反被噬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9万亿元,同比下降9.3%;其中,住宅投资7.28万亿元,同比下降8.8%。
不得不承认,在投资方向,与房地产深度挂钩的银行业的发展风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各银行纷纷对自身业务结构进行调整、主动把控房地产贷款业务。尤其在如今房地产仍未走出下行周期,回归正轨下,更是倒逼银行业转型提速。
但从贷款行业来看,房地产业仍然是盛京银行贷款的前三大行业。截至2023年6月末,盛京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投放为749.1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2.1%,房地产业的不良率为1.81%。
不仅如此,同期盛京银行前十大单一借款人中就有四位来自房地产业,为该行业总计发放了价值244.06亿元的贷款。
拉长周期来看,盛京银行与房地产深度捆绑一直与此前第一大股东恒大集团(HK:03333)密不可分。
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至2021年期间,盛京银行向恒大集团提供资金,共计人民币325.95亿元。此外,恒大集团将持有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0.96%的股权中的30.99%股权,通过质押担保的方式向盛京银行借款。
而随着恒大集团暴雷、大厦倾塌,直至最终退出盛京银行第一大股东,以致后期给其带来了一系列不利连锁反应。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目前检索出盛京银行面临的相关司法案件高达17225件,其中多数为与恒大集团旗下房地产企业及其他房地产商、建筑公司的票据追索案件。
如若上述大额股权及票据追索案件对应的资金无法收回,势必会继续加大对盛京银行未来不良率走势产生极大不利影响。
更让盛京银行雪上加霜的是归母净利润断崖式下滑,从2019年的54.43亿元高位直接猛降至2021年末的4.02亿元,这期间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77.88%和-66.61%。
也就是说,仅仅两年时间,盛京银行的归母净利润竟然下滑了多达50亿元。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其盈利能力仍不乐观,归母净利润较2022年同期下降了21.84%至7.38亿元。
各因素叠加影响下,也助推了盛京银行的综合不良贷款率位于高位。截至2023年6月末,其不良贷款率为3.17%,虽然较2022年末的3.22%数值有所压降,但仍远高于同行,在港股GICS行业分类的约40家银行中,盛京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6家内资行中排名靠前,化解压力较大。
三、种种顽疾下,转型之路并不好走
事实上,2023年银行业资产及盈利端受房地产阶段性下行拖累的城商行不在少数。2023年上半年,重庆银行和齐鲁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及增幅均居前二,其中重庆银行不良率为7.14%,齐鲁银行为6.77%。受此拖累,两者业绩端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也就是说,在整个房地产处于下行态势的当下,各城商行更需要提高对房地产风险把控能力,坚定不移走高质量转型之路,才是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但在此底层逻辑下,盛京银行想要快速实现转型,这场突围战并不好打,原因有以下三点:
首先,就银行业来说,目前的大环境是贷款利率处于下行通道中,部分业绩增速缓慢、业务能力不强的城商行往往只能靠净息差来获取收入,而现实情况是,盛京银行目前净利息收益率持续承压下行,对其长期发展而言,的确是个头疼的难题。
历年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盛京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1.76%、1.62%、1.4%、1.34%、1.22%,下降趋势不断扩大。
其次,不良贷款率的上升也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大的压力当属给盛京银行自身资本金带来很大消耗。
2023年上半年,其拨备覆盖率仅为142.9%,低于监管部门要求150%拨备覆盖率7.1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盛京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并不充裕。
不仅如此,根据盛京银行披露的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19%、10.88%、12.4%,三项指标均远低于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尤其是在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上,比当时行业的10.28%均值减少了1.09个百分点,面临的资本补充压力可见一斑。
最后,盛京银行向零售转型之路走的也较为坎坷,成效并不明显。
一个不争的事实和行业共识在于,在银行业,得零售者得天下,众多金融机构纷纷向零售业务转型,盛京银行同样如此,目前逐渐形成了以私行、财富、大众、长尾(四级分层)和养老、代发、亲子、新市民(四类分群)的零售客户体系。
近年来,盛京银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个人存款余额达到5406.04亿元,个人贷款余额1034.93亿元;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398.50亿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1亿元。
另据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盛京银行的零售业务收入为12.4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达17.44%。
但问题在于,该业务所贡献利润却只有少得可怜的0.78亿元,占公司利润总额比重仅有8.49%,远不及公司业务32.53亿利润的零头。
显然,盛京银行过去片面追求当期利益,高度依仗单一业务来获取收入的时代已然成为过去式。持续将业务结构转型升级、探索高质量发展,才是盛京银行接下来所要思量的重中之重。
来源 | 贝多财经
图片
新年伊始,已有诸多上市公司开始换届选举,其中盛京银行(HK:02066)就是典型的代表。
近日,盛京银行发布公告显示,该行第七届董事会任期已届满,现正进行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选举工作。根据候选人名单,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候选人皆具有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
盛京银行此次换届选举工作之所以吸引市场关注,还是在于其业绩表现并不尽人意,新换届高层,能否带领盛京银行进入全新的局面,自然备受期待。
截至目前,盛京银行在港股市场上的股价仅在0.8港元-0.9港元之间来回波动,与2014年刚上市之时的7.56港元/股发行价相比,已经跌去了超85%。可见,二级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纷纷用实际行动给其股价投下“下行票”。
这个成立于1997年的东北第一家规模靠前的“模范生”城商行,见证并经历了金融市场无数起大风大浪,从曾经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到今天的股价沦为“仙股”,盛京银行的“劫”何时才能渡完?
图片
一、曾是东北地区“模范生”
客观而言,盛京银行曾经辉煌过,尤其是在一直深耕的东北地区,一度被众多中小银行机构视为学习榜样。
自成立之初,盛京银行就一直将信贷业务作为重要发展方向,而且拥有较高定价能力。早在2013年,盛京银行就将新增贷款额度的75%用于支持地方经济,贷款余额近1100亿元;当年累计向辽宁投放贷款达645亿元。
不仅如此,当时盛京银行还打造了“小微企业支持型”银行经营理念,不断创新业务品种、服务渠道,助力小微企业和区域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使得其在2016年年中之时,服务小微企业授信贷款户数量超2300户,贷款余额已逾800亿元,位列城商行前茅。
这也意味着在当时银行业信贷增速预期放缓的大环境下,盛京银行贷款规模有充分的增长空间,同时又转战于小微信贷项目,有利于其改善净息差。而在银行业资产质量普遍下滑的情况下,该行的资产质量控制相对较好。
因基于深入洞悉市场的信贷业务定位,和鲜明且契合当下金融消费市场需求,盛京银行迅速打开了新局面,在所深耕的东北地区受到了热捧,业绩也一路高歌猛进。数据显示,2019年盛京银行营业收入达到历史最高值210.0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4.43亿元,资产规模迈入万亿俱乐部,达1.02万亿元。
然而,时移世易,随着金融市场经营竞争压力变大,房地产进入下行周期等因素,以及在整个城商行面临大变局形势综合作用下,一直求“快”的盛京银行,颓势开始显现。
图片
二、加码房地产,激进向前反被噬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9万亿元,同比下降9.3%;其中,住宅投资7.28万亿元,同比下降8.8%。
不得不承认,在投资方向,与房地产深度挂钩的银行业的发展风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各银行纷纷对自身业务结构进行调整、主动把控房地产贷款业务。尤其在如今房地产仍未走出下行周期,回归正轨下,更是倒逼银行业转型提速。
但从贷款行业来看,房地产业仍然是盛京银行贷款的前三大行业。截至2023年6月末,盛京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投放为749.1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2.1%,房地产业的不良率为1.81%。
不仅如此,同期盛京银行前十大单一借款人中就有四位来自房地产业,为该行业总计发放了价值244.06亿元的贷款。
拉长周期来看,盛京银行与房地产深度捆绑一直与此前第一大股东恒大集团(HK:03333)密不可分。
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至2021年期间,盛京银行向恒大集团提供资金,共计人民币325.95亿元。此外,恒大集团将持有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0.96%的股权中的30.99%股权,通过质押担保的方式向盛京银行借款。
而随着恒大集团暴雷、大厦倾塌,直至最终退出盛京银行第一大股东,以致后期给其带来了一系列不利连锁反应。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目前检索出盛京银行面临的相关司法案件高达17225件,其中多数为与恒大集团旗下房地产企业及其他房地产商、建筑公司的票据追索案件。
如若上述大额股权及票据追索案件对应的资金无法收回,势必会继续加大对盛京银行未来不良率走势产生极大不利影响。
更让盛京银行雪上加霜的是归母净利润断崖式下滑,从2019年的54.43亿元高位直接猛降至2021年末的4.02亿元,这期间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77.88%和-66.61%。
也就是说,仅仅两年时间,盛京银行的归母净利润竟然下滑了多达50亿元。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其盈利能力仍不乐观,归母净利润较2022年同期下降了21.84%至7.38亿元。
各因素叠加影响下,也助推了盛京银行的综合不良贷款率位于高位。截至2023年6月末,其不良贷款率为3.17%,虽然较2022年末的3.22%数值有所压降,但仍远高于同行,在港股GICS行业分类的约40家银行中,盛京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6家内资行中排名靠前,化解压力较大。
三、种种顽疾下,转型之路并不好走
事实上,2023年银行业资产及盈利端受房地产阶段性下行拖累的城商行不在少数。2023年上半年,重庆银行和齐鲁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及增幅均居前二,其中重庆银行不良率为7.14%,齐鲁银行为6.77%。受此拖累,两者业绩端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也就是说,在整个房地产处于下行态势的当下,各城商行更需要提高对房地产风险把控能力,坚定不移走高质量转型之路,才是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但在此底层逻辑下,盛京银行想要快速实现转型,这场突围战并不好打,原因有以下三点:
首先,就银行业来说,目前的大环境是贷款利率处于下行通道中,部分业绩增速缓慢、业务能力不强的城商行往往只能靠净息差来获取收入,而现实情况是,盛京银行目前净利息收益率持续承压下行,对其长期发展而言,的确是个头疼的难题。
历年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盛京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1.76%、1.62%、1.4%、1.34%、1.22%,下降趋势不断扩大。
其次,不良贷款率的上升也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大的压力当属给盛京银行自身资本金带来很大消耗。
2023年上半年,其拨备覆盖率仅为142.9%,低于监管部门要求150%拨备覆盖率7.1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盛京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并不充裕。
不仅如此,根据盛京银行披露的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19%、10.88%、12.4%,三项指标均远低于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尤其是在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上,比当时行业的10.28%均值减少了1.09个百分点,面临的资本补充压力可见一斑。
最后,盛京银行向零售转型之路走的也较为坎坷,成效并不明显。
一个不争的事实和行业共识在于,在银行业,得零售者得天下,众多金融机构纷纷向零售业务转型,盛京银行同样如此,目前逐渐形成了以私行、财富、大众、长尾(四级分层)和养老、代发、亲子、新市民(四类分群)的零售客户体系。
近年来,盛京银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个人存款余额达到5406.04亿元,个人贷款余额1034.93亿元;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398.50亿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1亿元。
另据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盛京银行的零售业务收入为12.4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达17.44%。
但问题在于,该业务所贡献利润却只有少得可怜的0.78亿元,占公司利润总额比重仅有8.49%,远不及公司业务32.53亿利润的零头。
显然,盛京银行过去片面追求当期利益,高度依仗单一业务来获取收入的时代已然成为过去式。持续将业务结构转型升级、探索高质量发展,才是盛京银行接下来所要思量的重中之重。
来源:中金在线
内容头条
相关内容
-
钧崴电子实控人套现数亿:产能利用率大幅下滑仍扩产,2023业绩欠
-
首批5家券商2023年业绩亮相:西南证券净利润有望翻倍,投资收益
-
齐鲁银行15项违规被罚近1500万,持续拓展县域市场
-
1月16日投资避雷针:3连板鸿蒙概念人气股澄清 相关业务主要为
-
【今日主题前瞻】巨头电商业务增长迅猛,AI赋能下行业迎来新的
-
兴业银行落地银行间市场首单商务写字楼类REITs
-
都正生物毛利率骤降:研发费用率持续下滑,低于行业均值
-
北京农商行IPO筹备12年无果屡换掌门人 业绩现疲态利息净收入
-
渤海银行:锚定惠企惠民发展目标 减费让利书写稳进质优 新答卷
-
圆心科技巨额亏损背后:销售费用近29亿,健康险业务被监管排查
-
央行批复1000亿元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误读
-
固态电池突破性进展掀起资本市场热浪:A股龙头一度6天5板
-
存储芯片细分品种“暴力涨价”背后:佰维存储“提前”20CM跌停
-
摩根资产管理投资组合经理:如果不降息 美国经济有硬着陆风险
-
钢铁行业上游价格走高,下游需求不足!山东钢铁2023年预亏至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