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瓷砖巨头蒙娜丽莎:产品美丽,业绩“冻人”
在过去的2023年,无数房企惊雷不断,房地产行业转型阵痛犹在。楼市的低迷,也引发了一系列上下游产业的连锁反应。例如近年来建陶赛道早已进入了漫漫长冬。
尤其在“双碳”政策之下,疫情过后的建陶行业迎来全新变局。具体而言,头部企业逆势增长,尾部企业艰难求生,市场进入洗牌阶段。当然也有受房地产行业影响,至今尚未恢复的陶企,蒙娜丽莎就是其中之一。
据2023年三季报显示,蒙娜丽莎营收45.45亿元,同比下滑3.17%;归母净利润3.33亿元,实现了190.35%的增长。业绩可谓是一喜一忧。不过令人担忧的是,虽然第四季度是销售旺季,但其2023年的整体业绩或难以重返2021年巅峰。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马可波罗、新明珠两大瓷砖巨头IPO提上日程,头部企业的竞争越发明显,而在其身后,诺贝尔、欧神诺等品牌又紧追不舍。在新一轮优胜劣汰之下,或许蒙娜丽莎已难有微笑。
1
房企暴雷,业绩变脸
我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以“陶都”“瓷都”著称的城市不计其数。蒙娜丽莎就诞生在被誉为陶艺之乡的佛山。背靠产地和历史优势,加上房地产行业的助力,蒙娜丽莎也一步步发展壮大,多次荣获瓷砖十大品牌称号。
虽然位列一线品牌多年,市场知名度颇高,但在冲击资本市场的道路上却难言顺利。早在2008年,蒙娜丽莎就开始启动上市计划,不过受环保政策、地产调控、行业不透明等多种因素影响,蒙娜丽莎的上市路整整走了近10年。
2017年底,蒙娜丽莎成功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是A股中为数不多的上市陶企。当然蒙娜丽莎也没有辜负资本市场的期望,上市后营收突飞猛进。
2017年至2021年,其营收由28.9亿元增至69.86亿元,四年营收复合增长率高达24.69%。尤其是在2020年和2021年,蒙娜丽莎的业绩并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反而逆境爆发。
在此期间,蒙娜丽莎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是一枝独秀。在2020年半年报发布后,其股价飙升至48元历史高位,市值更是突破190亿元,距离200亿大关咫尺之遥。
然而经历了两年的高光期后,蒙娜丽莎却因为房企暴雷,业绩惨遭牵连。2022年营收62.29亿元,同比下滑10.85%;归母净利润亏损3.81亿元,同比骤降221.13%,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其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双降”。
融创、绿地、恒大等房企的暴雷,无疑是其业绩变脸的直接原因。那么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巅峰期会如此短暂呢?这是因为其近年的高增长是房地产政策加持和产能释放的结果。
2017年商品房精装修已经成为行业趋势,从2018年开始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精装修政策,毫无疑问建陶企业受益匪浅。楼盘从预售到竣工周期一般在三年左右。非常巧合的是,2019年底蒙娜丽莎广西藤县基地顺利点火,2020年四条生产线全部投产,这就是2021年其营收爆发的原因。
然而不巧的是,不久之后房地产行业进入下行调整期,大众对于购房持观望态度,市场需求下降,这也就导致整个产业链周期延误,严重影响了建材装修市场的发展。
所以能看到,在2022年诸如东鹏控股、帝欧家居包括蒙娜丽莎的业绩都出现了严重下滑。不过随着地产新政策的实施,2023年楼市小幅回暖,蒙娜丽莎业绩虽有起色,但想要重新提速重返巅峰却并非易事。
2
成本控制差,盈利能力弱
自去年9月开始,蒙娜丽莎股价便“跌跌不休”,截至今年1月23日,其股票收盘价12.19元,总市值仅在50亿元左右。相较2020年巅峰期,股价跌幅超70%,市值缩水超百亿。
股市的低迷很大程度上因为去年的业绩并不美丽。2023年前三季度中,只有第一季度营收出现了增长,二三季度的营收均出现了下滑,其中的原因就是B端业务的退步。
据2023年三季报显示,其工程战略业务收入16.47亿元,同比减少17.23%。也就是说在房企暴雷后,其工程渠道已经严重削弱。虽然从去年开始大力拓展C端经销业务,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但失去房企的助力后,蒙娜丽莎的营收短时间内很难加速。
渠道转型或许是其近年的重点课题,业绩稳步复苏是迟早的事。但除了渠道之外,蒙娜丽莎更深层次的困境在于盈利能力不强。
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其毛利率分别为29.2%、23.4%和27.85%。尽管近年来因疫情影响,高岭土、色釉料、煤炭、天然气价格暴涨,陶瓷企业的毛利率都出现了肉眼可见的下滑。但同期东鹏控股的毛利率均在30%左右,马可波罗更是在40%以上。
毛利率偏低的结果就是,蒙娜丽莎的净利润增速远不及营收那般迅速。例如2020年,蒙娜丽莎营收增加了10.6亿元,但归母净利润才增长了1.33亿元。即使2021年营收高达69.86亿元,其归母净利润只有3.15亿元。
为什么盈利弱,一方面是因为成本激增,上游采购存在溢价行为;另一方面在于费用控制不合理。
例如2021年,其营收比东鹏控股差了近10亿元,生产人员也比对方少2592人,但是在管理费用上,蒙娜丽莎却与东鹏控股基本持平;2022年蒙娜丽莎实行人员优化,生产人员相比2021年减少1685人,但管理费用职工薪酬只下降了不到400万元。
与此同时,近年来蒙娜丽莎几笔大额投资,也令其资产负债率不断攀升。2021年以6.51亿元收购至美善德70%股权,2022年拟2.5亿元受让广西蒙娜丽莎材料剩余13.5%股权。虽然此举有战略意义,但其资产负债率也从2020年的52.57%飙升至去年上半年的62.37%。
不难看出,现在的蒙娜丽莎虽然在成本和费用上都在做减法,不过长久以来经营中的种种问题并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节流确实能够做到降本增效,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开源。
3
产品创新渠道转型仍是难题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近二十年建陶行业实现了大跨越。2014年至2017年全国瓷砖产量连续三年超过100亿平方米,建陶企业也迎来增长期。
不过随着市场不断完善、房地产趋于下行,从2018年开始我国瓷砖产量不断下滑,2022年已经跌至73.1亿平方米,未来可能会跌落至50亿平方米左右。换而言之,建陶市场的行业红利增量空间已将耗尽,接下来就是存量市场的争夺战。
瓷砖企业想要在市场中立足,渠道、品牌和产品三者缺一不可。
很显然,作为上市公司的蒙娜丽莎在这三方面都拥有着强大的优势,但是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蒙娜丽莎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首先,在品牌方面虽然拥有蒙娜丽莎、QD和美尔奇三大品牌,分别面向主流、年轻和奢潮三大细分市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品牌矩阵。但问题在于蒙娜丽莎和QD的品牌知名度虽然很高,但这两大主品牌的历史都已经超过20年,品牌焕新迫在眉睫。
美尔奇虽然是2021年成立的新品牌,但主攻的是竞争激烈的岩板市场。近两年岩板在建材市场的火热不言而喻,各种品牌层出不穷,美尔奇想要出圈,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其次,品牌强大的背后离不开产品力的支持。从名称上也可以看出,艺术和美是蒙娜丽莎所追寻的方向,其在研发上也相当给力。2020年至2022年,蒙娜丽莎研发投入费用分别为1.86亿元、2.65亿元和2.35亿元,仅次于马可波罗,远超于东鹏控股、新明珠等一线品牌。
不过高研发并不意味着高回报。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其研发费用主要用在岩板产品。目的不言而喻,通过拓展岩板应用场景抢占市场先机。但目前岩板还并未被市场大范围接受,其科研成果落地市场还尚需时间。
再次,渠道改革一直是建陶行业的难点,因为这涉及产业传统价值链的重构。从2019年开始,蒙娜丽莎就开始布局“大瓷砖、大建材、大家居”战略,不仅加大力度拓展线下经销,也尝试了电商、直播等新兴渠道,效果也显而易见。去年前三季度其经销业务收入28.98亿元,同比增长9.13%。
不过相对于马可波罗、东鹏控股等一线陶企,蒙娜丽莎在渠道上还有一定差距。尤其北方市场一直是其老大难问题,何时打通北方市场,或许蒙娜丽莎业绩才会有所突破。
4
结语
在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后,建陶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毫无疑问,对于身处一线阵营的蒙娜丽莎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虽然在产品、渠道和管理上做出了诸多改变,但现在蒙娜丽莎的业绩还难以微笑。
目前国内瓷砖存量市场仍有很大挖掘空间,未来蒙娜丽莎的业绩仍有上升希望。但是瓷砖品牌成千上万,如何让消费者第一时间想到蒙娜丽莎,不仅要在品牌营销和产品创新上下功夫,更要去拥抱年轻人才能让其业绩美丽动人。
【根据天眼查显示】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曾用名: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8年,位于广东省佛山市,是一家以从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41517.9242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0219万人民币,并已于2020年完成了定向增发,交易金额5.6亿人民币。
尤其在“双碳”政策之下,疫情过后的建陶行业迎来全新变局。具体而言,头部企业逆势增长,尾部企业艰难求生,市场进入洗牌阶段。当然也有受房地产行业影响,至今尚未恢复的陶企,蒙娜丽莎就是其中之一。
据2023年三季报显示,蒙娜丽莎营收45.45亿元,同比下滑3.17%;归母净利润3.33亿元,实现了190.35%的增长。业绩可谓是一喜一忧。不过令人担忧的是,虽然第四季度是销售旺季,但其2023年的整体业绩或难以重返2021年巅峰。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马可波罗、新明珠两大瓷砖巨头IPO提上日程,头部企业的竞争越发明显,而在其身后,诺贝尔、欧神诺等品牌又紧追不舍。在新一轮优胜劣汰之下,或许蒙娜丽莎已难有微笑。
1
房企暴雷,业绩变脸
我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以“陶都”“瓷都”著称的城市不计其数。蒙娜丽莎就诞生在被誉为陶艺之乡的佛山。背靠产地和历史优势,加上房地产行业的助力,蒙娜丽莎也一步步发展壮大,多次荣获瓷砖十大品牌称号。
虽然位列一线品牌多年,市场知名度颇高,但在冲击资本市场的道路上却难言顺利。早在2008年,蒙娜丽莎就开始启动上市计划,不过受环保政策、地产调控、行业不透明等多种因素影响,蒙娜丽莎的上市路整整走了近10年。
2017年底,蒙娜丽莎成功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是A股中为数不多的上市陶企。当然蒙娜丽莎也没有辜负资本市场的期望,上市后营收突飞猛进。
2017年至2021年,其营收由28.9亿元增至69.86亿元,四年营收复合增长率高达24.69%。尤其是在2020年和2021年,蒙娜丽莎的业绩并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反而逆境爆发。
在此期间,蒙娜丽莎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是一枝独秀。在2020年半年报发布后,其股价飙升至48元历史高位,市值更是突破190亿元,距离200亿大关咫尺之遥。
然而经历了两年的高光期后,蒙娜丽莎却因为房企暴雷,业绩惨遭牵连。2022年营收62.29亿元,同比下滑10.85%;归母净利润亏损3.81亿元,同比骤降221.13%,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其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双降”。
融创、绿地、恒大等房企的暴雷,无疑是其业绩变脸的直接原因。那么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巅峰期会如此短暂呢?这是因为其近年的高增长是房地产政策加持和产能释放的结果。
2017年商品房精装修已经成为行业趋势,从2018年开始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精装修政策,毫无疑问建陶企业受益匪浅。楼盘从预售到竣工周期一般在三年左右。非常巧合的是,2019年底蒙娜丽莎广西藤县基地顺利点火,2020年四条生产线全部投产,这就是2021年其营收爆发的原因。
然而不巧的是,不久之后房地产行业进入下行调整期,大众对于购房持观望态度,市场需求下降,这也就导致整个产业链周期延误,严重影响了建材装修市场的发展。
所以能看到,在2022年诸如东鹏控股、帝欧家居包括蒙娜丽莎的业绩都出现了严重下滑。不过随着地产新政策的实施,2023年楼市小幅回暖,蒙娜丽莎业绩虽有起色,但想要重新提速重返巅峰却并非易事。
2
成本控制差,盈利能力弱
自去年9月开始,蒙娜丽莎股价便“跌跌不休”,截至今年1月23日,其股票收盘价12.19元,总市值仅在50亿元左右。相较2020年巅峰期,股价跌幅超70%,市值缩水超百亿。
股市的低迷很大程度上因为去年的业绩并不美丽。2023年前三季度中,只有第一季度营收出现了增长,二三季度的营收均出现了下滑,其中的原因就是B端业务的退步。
据2023年三季报显示,其工程战略业务收入16.47亿元,同比减少17.23%。也就是说在房企暴雷后,其工程渠道已经严重削弱。虽然从去年开始大力拓展C端经销业务,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但失去房企的助力后,蒙娜丽莎的营收短时间内很难加速。
渠道转型或许是其近年的重点课题,业绩稳步复苏是迟早的事。但除了渠道之外,蒙娜丽莎更深层次的困境在于盈利能力不强。
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其毛利率分别为29.2%、23.4%和27.85%。尽管近年来因疫情影响,高岭土、色釉料、煤炭、天然气价格暴涨,陶瓷企业的毛利率都出现了肉眼可见的下滑。但同期东鹏控股的毛利率均在30%左右,马可波罗更是在40%以上。
毛利率偏低的结果就是,蒙娜丽莎的净利润增速远不及营收那般迅速。例如2020年,蒙娜丽莎营收增加了10.6亿元,但归母净利润才增长了1.33亿元。即使2021年营收高达69.86亿元,其归母净利润只有3.15亿元。
为什么盈利弱,一方面是因为成本激增,上游采购存在溢价行为;另一方面在于费用控制不合理。
例如2021年,其营收比东鹏控股差了近10亿元,生产人员也比对方少2592人,但是在管理费用上,蒙娜丽莎却与东鹏控股基本持平;2022年蒙娜丽莎实行人员优化,生产人员相比2021年减少1685人,但管理费用职工薪酬只下降了不到400万元。
与此同时,近年来蒙娜丽莎几笔大额投资,也令其资产负债率不断攀升。2021年以6.51亿元收购至美善德70%股权,2022年拟2.5亿元受让广西蒙娜丽莎材料剩余13.5%股权。虽然此举有战略意义,但其资产负债率也从2020年的52.57%飙升至去年上半年的62.37%。
不难看出,现在的蒙娜丽莎虽然在成本和费用上都在做减法,不过长久以来经营中的种种问题并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节流确实能够做到降本增效,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开源。
3
产品创新渠道转型仍是难题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近二十年建陶行业实现了大跨越。2014年至2017年全国瓷砖产量连续三年超过100亿平方米,建陶企业也迎来增长期。
不过随着市场不断完善、房地产趋于下行,从2018年开始我国瓷砖产量不断下滑,2022年已经跌至73.1亿平方米,未来可能会跌落至50亿平方米左右。换而言之,建陶市场的行业红利增量空间已将耗尽,接下来就是存量市场的争夺战。
瓷砖企业想要在市场中立足,渠道、品牌和产品三者缺一不可。
很显然,作为上市公司的蒙娜丽莎在这三方面都拥有着强大的优势,但是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蒙娜丽莎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首先,在品牌方面虽然拥有蒙娜丽莎、QD和美尔奇三大品牌,分别面向主流、年轻和奢潮三大细分市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品牌矩阵。但问题在于蒙娜丽莎和QD的品牌知名度虽然很高,但这两大主品牌的历史都已经超过20年,品牌焕新迫在眉睫。
美尔奇虽然是2021年成立的新品牌,但主攻的是竞争激烈的岩板市场。近两年岩板在建材市场的火热不言而喻,各种品牌层出不穷,美尔奇想要出圈,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其次,品牌强大的背后离不开产品力的支持。从名称上也可以看出,艺术和美是蒙娜丽莎所追寻的方向,其在研发上也相当给力。2020年至2022年,蒙娜丽莎研发投入费用分别为1.86亿元、2.65亿元和2.35亿元,仅次于马可波罗,远超于东鹏控股、新明珠等一线品牌。
不过高研发并不意味着高回报。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其研发费用主要用在岩板产品。目的不言而喻,通过拓展岩板应用场景抢占市场先机。但目前岩板还并未被市场大范围接受,其科研成果落地市场还尚需时间。
再次,渠道改革一直是建陶行业的难点,因为这涉及产业传统价值链的重构。从2019年开始,蒙娜丽莎就开始布局“大瓷砖、大建材、大家居”战略,不仅加大力度拓展线下经销,也尝试了电商、直播等新兴渠道,效果也显而易见。去年前三季度其经销业务收入28.98亿元,同比增长9.13%。
不过相对于马可波罗、东鹏控股等一线陶企,蒙娜丽莎在渠道上还有一定差距。尤其北方市场一直是其老大难问题,何时打通北方市场,或许蒙娜丽莎业绩才会有所突破。
4
结语
在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后,建陶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毫无疑问,对于身处一线阵营的蒙娜丽莎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虽然在产品、渠道和管理上做出了诸多改变,但现在蒙娜丽莎的业绩还难以微笑。
目前国内瓷砖存量市场仍有很大挖掘空间,未来蒙娜丽莎的业绩仍有上升希望。但是瓷砖品牌成千上万,如何让消费者第一时间想到蒙娜丽莎,不仅要在品牌营销和产品创新上下功夫,更要去拥抱年轻人才能让其业绩美丽动人。
【根据天眼查显示】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曾用名: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8年,位于广东省佛山市,是一家以从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41517.9242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0219万人民币,并已于2020年完成了定向增发,交易金额5.6亿人民币。
来源:中金在线
内容头条
相关内容
-
伊利“鸿蒙”了 行业首款元服务上线
-
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
Arund引爆北美共享经济:助力中国企业打造海外市场广告新航线
-
客户体验管理厂商卓思获评2023年“北京品牌企业”
-
任天堂Switch Joy-Con手柄新增粉色款 与《碧姬公主》同步上
-
推动R2X建设,普渡科技携手云迹科技共塑行业新生态
-
亚马逊Alexa付费升级版面临技术挑战,市场反响待观察
-
2023年中国智能投影市场下滑,洛图科技预测2024年将迎来复苏
-
小米电机专利数量飙升,超越比亚迪、华为,跻身汽车行业前三
-
证监会:把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百果园:上市一周年股价大跌30% 困境已在眼前?
-
家用激光投影仪哪款效果最好?行业首选当贝X5 Ultra运用最好的
-
全球多地大宗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加剧
-
阿里云与中国一汽共创汽车行业新篇章,GPT-BI智能分析引领BI新
-
中国存储龙头企业江波龙步伐不停,与元成苏州强势联合巩固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