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雾霾纪录片(谈谈记者柴静的环保悖论)

发布时间:2022-12-12 18:35:08来源:网络转载

说起柴静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会觉得有点陌生。原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2015年投拍上映过一部环保记录片:《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后来淡出视野,应该是跑到美国去了。

我想起来谈论柴静,是因为最近比亚迪长沙工厂曝出环保问题,由此联想到网上流行的一段视频:柴静采访丁仲礼院士的环保对话。

雾霾纪录片(谈谈记者柴静的环保悖论)

2010年丁仲礼院士接受央视《面对面》节目采访,他在节目上与主持人柴静围绕“什么是公平的减排方案”进行辩论式采访。减排是指有计划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视频里最大的冲突点是:减排方案,是按现有经济基础为标准,还是按“人均可排放”来设定标准。

节目中,丁院士提出从1990年到2050年,中国的人均排放量坚决不超过发达国家同期水平的80%的方案。柴静对此追问说:“中国是人口大国,这么一乘那个基数太大了”。丁院士这样质问柴进:“那我就要问你了,你就是说中国人是不是人?这就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了,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少排,你这个是以国家为单位算的,还是以人为单位计算的”。

当然,我没有强烈地批评柴静的动机。第一,当主持人,有时是要充当受辱、陪衬的角色;第二,当时的经济转型,也需要柴进这样的角色、吹哨人,来促进温和性的改革。官方要推进某个事情,有时需要来自下面的契机,纯行政干涉,不利于稳定。

柴静对环保很上心,这是一个记者的本分,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她后来还为此拍了部揭露国内雾霾污染的记录片,则缘起于她的孩子在肚子里就得了肿瘤。

所以,她开始表达这样的言论:我是个人,然后才是个中国人。言下之意,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当前所有的与她的利益相冲突的人,都是她的敌人,都是她孩子生病的罪魁祸首。她过去所秉承的价值观都被她打破了。

我要说,她的逻辑是有很大问题的。

如果能生活在一个没有污染的环境,又没有生存上的危机,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但是,如果不发展,你就会挨打,那你要怎么选择呢?是选择环保,还是经济?

雾霾纪录片(谈谈记者柴静的环保悖论)

环保代表着成本,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一种代价。任何时期,人们都会对经济有一个价值评估,对环境也有一个忍耐度评估,两者是在天平的两端。日子过好了,自然下调了对经济的估值,对环境的忍耐度也开始下降,越来越挑剔。这是一个必然的变化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你觉得污染是个问题的时候,可能是你变了。工厂都排了多少年了。

中国从古到今,都偏向于集体社会模式。有国才有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柴静说:“我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中国人”。这句话是错的。任何一个人,首先他是一个社会人。这个逻辑经得起检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对于社会来说,没有价值的人,没有发言权。即使是西方国家也是如此。

雾霾纪录片(谈谈记者柴静的环保悖论)

柴静能够做一个人,是因为她被大众选择出来,赋予了话语权;柴静能够自由出入美国,获得美国组织的青睐,是因为她可以被美国当成一把刺向中国的刀。这种价值,都是建立在国家之上的。如果美国不想着来攻击中国,柴静在那里没有一点价值。

我们作为社会人,价值是通过别人的认可来实现的,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交换产生价值。天赋人权不是柴静这样想的。假设一个人被生下来,啥事都干不了,还得要人去伺候他,结局会如何?

最后,柴静作为一个记者的身份,为时代发声,我是认同的。也许,纠枉必须过正;也许,能被别人利用,也是一种幸福。

最后的最后,比亚迪在环保上的问题,肯定要整改。但不应该过分地进行道德批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进步的主旋律。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一部苦难史。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