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燕京大学(燕京大学现在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3-07-20 11:43:11来源:网络转载

1594年,我国之一所西式大学澳门圣保禄学院成立,拉开了西方教会在我国建立学校的序幕。作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先声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大学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的教育界和民生社会。

据资料记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清朝末年),我国的公立大学只有3所,而教会大学就高达8所。从民国初到抗日战争中的20年间,在中国的教会大学又增加了18所。解放初,中国还存有21所教会大学。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所有教会大学都被人民 *** 接收,其中一部分改为公立,比如辅仁大学、燕京大学、金陵大学、福建协和大学等。其中一部分改为由中国人民自己办学,比如沪江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齐鲁大学等。到了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改名的改名,取消的取消,合并的合并,最终都消失在中国高教的历史长河中。教会大学在诸多方面,直接地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在教育界和社会上产生颇为深刻的影响,为中国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燕京大学。

燕京大学,起初并没有这所学校,而是由三所教会大学合并而成。他们分别是:

1、汇文大学,1889年由美国美以美会创办,初名崇内怀理书院,

2、华北协和女子大学,1864年创办,初名贝满女塾,

3、通州协和大学,1867年创办,初名公理会潞河书院。

这三所院校是由英国和美国的5家不同教会承办,在合并初期遇到了很多棘手问题,当时被人诟病为“无法收拾的烂摊子”。

1918年,在杭州出生的美国人司徒雷登,在临时 *** 所在地南京度过了自己42岁的生日。这一年,是他最得意的一年,因为从他1905年开始在中国传教以来收到的效果,不仅让他所隶属的美国南北长老会对他刮目相看,也在中国获得了广泛声誉。这年,司徒雷登收到了来自燕京大学的邀请,聘请他担任校长。在他人看来,这燕京大学的烂摊子,司徒雷登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只有他能管理好这所学校。

司徒雷登收到燕京大学校长的正式聘书后,朋友们都劝他不要去,担心他深陷困局,毁掉一生荣誉。唯独老朋友卢斯(《时代》周刊创办人卢斯的父亲)说可以去,但是,他也提醒司徒雷登,要注意仔细审查经费方面的问题。

1919年春天,司徒雷登正式出任燕京大学校长,他提出两个条件:一是要重新考虑校园选址的问题;二是他本人不负责财务方面的事务。可从他上任的之一天开始,就遇到了尴尬。本来计划6月8日这天跟学生们正式见面,算是新校长的就职典礼。不巧的是,当天 *** 释放了在 *** 中被捕的学生,本来学生就不多的燕京大学都跑去迎接这些英雄们了,哪里还顾得上这个新校长。

不过,让司徒雷登头疼的不是这突如其来的尴尬(这种局面对于熟悉中国形势的他来说,也许是在意料之中),而是刚到学校时看到的一番景象:学校只有五间课室,一间可容一百学生的饭厅,有时用这间大屋子开会,也有时用来讲道。还有三排宿舍,一间厨房,一间浴室,一间图书室,一间教员办公室。另有网球场和篮球场,此外还有一座两层的厂房,原是德国人建的,可以改作课堂和实验室。符合大学教书条件的老师只有两个中国的博士,学生不足百人。

建大学,先选址。没有汽车,司徒雷登只能带着自己的助手,骑自行车,穿梭京城大街小巷,到处看地方。北京城之大,要想找一块建校的地儿,难度可想而知。正当沮丧之时,有人提议,为何不将清华大学堂对面的那块地作为新校址呢?交通方便,背靠美丽的庙宇和殿堂,无论是风景还是人文,都非常适合建一所大学。

这块地的主人是山西督军陈树藩,陕西安康人,有着西北人的豪爽性格,民国成立后,任独立第四旅旅长。司徒雷登找到了陈树藩,谈及想要购买他的这块土地,用以建一所世界上更好的大学。一听是要建一所大学,还是世界级,这位督军爽快地以6万大洋的价格把地让了出来,不仅如此,还把其中的2万大洋作为大学的奖学金捐赠给燕京大学。就这样,校址的事情算是有着落了。

紧接着就是师资队伍的选拔。民国时期的大学,学校的硬实力,往往是知名教授的数量。大学越出名,知名教授就越多,司徒雷登请到了刘廷芳和洪业两位名师。刘廷芳在中国教会是动静观瞻的人物,心理学科班出身,在民国时期的影响力很大。司徒雷登用人非常准,在这两位人物的影响下,一大批学术大师纷纷奔赴燕京,到了1920年左右,燕园之内已是名师云集。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中国现代哲学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

许地山

图为1927年,燕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许地山。1917年考取燕京大学,后留学美国。1927年回国后受聘燕京大学文学院任教,七七事变后积极抗日,后避居香港,1941年病逝。

1928年,翁独健考入燕京大学历史系,1935年赴美留学,1938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入巴黎大学深造。于1939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北平中国大学、燕京大学等校教授,史学家、教育家,对蒙元史有较深研究。1949年后兼任过燕京大学 *** 校长。

齐思和博士

燕京大学历史系主任齐思和博士。齐思和是位爱国学者,“七七” 事变后,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义愤填膺。1938年,为晋察冀边区抗日民主 *** 捐赠药品,支援抗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顾日伪威胁,毅然辞退燕大教职,转入私立中国大学任教。当时,物价飞涨,生活窘迫,但他宁愿含辛茹苦,也不事敌伪,清操自守,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国文系大家郭绍虞、周作人、俞平伯,历史系的陈垣、顾颉刚等。这个时期燕京大学培养的一批学生中,后来成名的有冰心、雷洁琼、费孝通等,可谓是名师出高徒。

但真正让燕京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的,是哈佛燕京学社的建立。美国铝业大王霍尔名下有一笔巨额遗产捐赠给了美国教育基金会,并明确声明要把其中的一部分用于研究中国文化,由一所美国知名大学和一所中国大学联合组成一个机构,专门执行这个计划,起初美国基金会选择的是美国的哈佛大学和中国的北京大学。但此事被司徒雷登知道后,立马跟该基金会取得联系,并成功说服了对方,将中国的北京大学改为燕京大学。就这样,1928年成立的哈佛燕京学社,让燕京大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1942年至1945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被侵华日军封闭的燕京大学曾内迁成都办学,抗战胜利后回到北平复校 。

在中国高等学校1952年院系调整中,燕京大学被撤销 。

燕京大学工科各系并入清华大学,教育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工程系并入天津大学,社会学系调整到中央民族学院。

燕京大学等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建北京政法学院(今中国政法大学),经济系参与组建中央财经学院(今中央财经大学)。

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文学院、理学院系科并入北京大学,形成了北京大学文、理学科的优势。

北京大学迁至原燕京大学校址"燕园"。

至此,燕京大学就彻底消失在我国高教历史的长河之中。

燕大诞生于五四时期,作为那个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代表,一开始便与学生爱国民主运动结下不解之缘。存在的33年间,这所大学在教育 *** 、课程设置、规章制度诸多方面,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没有哪所大学能像燕京大学一样,对中国的政治介入如此之深,以至于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史都无法绕开燕京大学。

至于那个年代的教会大学好不好,司徒雷登和他的燕京大学究竟是不是帮助我们中国人培养后备人才的,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